台灣肉豬交易方式至今仍停留在活體拍賣,可以說「溫體肉」迷思是重要原因之一,從屠體送到傳統市場肉攤幾個小時沒有包裝、冷藏甚至沒有拉下帆布,根據學者研究,長時間未冷藏冷凍的溫體肉生菌數比馬桶多出2倍,顯然溫體肉不如消費者想像的「新鮮、衛生」。
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,每天下午3、4點各地肉品市場會完成「活體拍賣」,晚上11點至凌晨1至4點豬被屠宰完畢後,屠體在全程未經包裝、冷藏、冷凍,只以發財車堆疊或吊掛運載,常常連車旁的帆布都沒有拉下,就這樣一路冒著遭受汙染的風險送到各地傳統市場豬肉攤位。
陳玉敏引用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王淑音教授研究指出,長時間未冷藏或冷凍的溫體肉,每平方公分的生菌數比馬桶還多出2倍之多,可見溫體肉不如消費者觀念中的「衛生」,甚至更比馬桶還髒。
此外,溫體肉在屠宰時雖會經過抽驗,然而藥殘的檢驗報告需要約10小時才能出爐,就算是抽驗有問題的肉品,也可能已被消費者買回家並吃下肚。
她說,溫度是影響肉品保存最重要的因子,而台灣高溫潮濕,台灣現行肉品運輸過程是細菌大量孳生的溫床,但是肉品從凌晨屠宰到清晨送到各地市場攤位上,消費者約莫在早上到中午間買回家放入冰箱,中間歷經數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,這樣的肉品完全不利細菌控制,政府為何還試圖哄騙大眾「溫體肉比較好」?
(中時 )
September 03, 2020 at 10:41AM
https://ift.tt/351Gexs
溫體肉真的比較好?研究曝細菌數比馬桶多2倍 - 中時新聞網 Chinatimes.com
https://ift.tt/2YDwJQ4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溫體肉真的比較好?研究曝細菌數比馬桶多2倍 - 中時新聞網 Chinatimes.com"
Post a Comment